【寄生蟲】酸菜魚僅淥數十秒就進食 男子左肝變「大膿球」長滿蟲卵

食用安全

發布時間: 2021/06/15 10:48

分享:

分享:

酸菜魚僅淥數十秒就進食,男子左肝變「大膿球」長滿蟲卵。

進食未煮熟的食物,隨時病從口入!內地一名55歲的男子早前出現食欲不振和輕度腹瀉等情況,後來更開始畏寒、發燒,到醫院求診後發現,左肝長滿肝吸蟲蟲卵,而他患病的原兇竟然是酸菜魚。

根據內地媒體報道,該名謝姓男事主早前因父親病故回到四川老家,早前出現食欲不振和乏力的情況,並伴隨輕度腹痛、腹瀉,起初他以為是心情鬱悶所致,直至4個月後,出現持續畏寒和發燒的症狀,才到醫院求診。

同場加映:高水銀魚食用安全指南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經檢查後,醫生發現謝男的左肝變成一個大膿球,膿腫壁上長有很多腫瘤樣的結構。醫生為謝男進行穿刺引流手術,引出灰白色的膿液,但未有發現細菌、真菌、結核及惡性腫瘤的迹象。

其後醫生為他進行手術,將左半肝切除,切開肝臟後發現膿腫壁的腫瘤樣結構是「肉芽腫性炎性腫塊」,裡面爬滿燈泡狀的「華支睾吸蟲」蟲卵(又稱為肝吸蟲)。

事後謝男憶述,回老家時曾買過當地的魚做酸菜魚,為了追求鮮嫩的口感,魚片用熱水氽了幾十秒。而當地亦有生吃或半生吃魚片的習慣,當地人稱為「魚生」。

醫生表示,肝吸蟲繁殖力驚人,每次可產1400至2000個蟲卵,且可存活20至30年,如果置之不理,牠們不僅會在肝內安家,而且會蠶食肝臟。

肝吸蟲常見於淡水魚,例如鯉魚、草魚、鯿魚、鯽魚等等,一旦魚類被肝吸蟲感染,人類進食後亦會受感染。

中華肝吸蟲可致膽管癌

本港食物安全中心指出,在一般環境下飼養的淡水魚(例如鯇魚及大頭魚),除了致病菌外,還可能帶有寄生蟲,例如造成膽管梗阻、肝硬化和引致膽管癌的「中華肝吸蟲」。

食安中心表示,人們進食受感染的淡水魚後,囊狀幼蟲會在十二指腸破囊而出,遷移到肝臟內的膽管。囊狀幼蟲會在膽管內發育成蟲,然後產下蟲卵,蟲卵可隨膽汁進入糞便,繼續傳播週期。

感染小量中華肝吸蟲可全無症狀或只出現輕微症狀,但感染大量中華肝吸蟲則會令患者受到長期嚴重感染,引致食慾不振、腹瀉和發燒。此外,中華肝吸蟲亦會造成膽管梗阻和肝硬化,嚴重者可造成慢性黃疸,繼而較容易出現膽管癌。

超過100種淡水魚可感染到中華肝吸蟲,例如鯇魚(草魚)及大頭(花鰱或鱅魚)。有報告指,個別流行地區的感染率偏高是由鯇魚所致。進食含有生、未經徹底煮熟、鹽漬、醃製或煙燻淡水魚的菜式可能會引致這種風土疾病。

中心提醒,酒、醋、日式芥辣、黃芥辣及香料均不能殺死包括中華肝吸蟲在內的寄生蟲。如用作火鍋及粥品等食物配料時,又或魚片切得太厚時,雖特別注意淡水魚會否煮不熟。

同場加映:用洗潔精洗木砧板超錯會殘留化學物 專家:化學物會腐蝕砧板纖維容易發霉

如你有保健美顏減肥心得、抗病經歷想分享,或對都市病症存疑,立即向TOPick【投稿】,被刊登後更有機會獲得精選禮品!

TOPick登陸MeWe啦:https://mewe.com/p/topick

TOPfit 推出食物資料庫,搜羅本地多間餐廳及逾千款食物營養標籤,令您食得有營又健康,立即查看:bit.ly/2UJP4dx

訂閱TOPick Telegram,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:bit.ly/3bebLM2

責任編輯:羅嘉欣